老年人的头痛、头晕、恶心、关节痛、腰腿痛查不出问题,该考虑精神心理状态问题了。




在上海因为平时工作忙碌,接触最多的要么是家人要么是同事,所以有那么几个可以随便吐槽的朋友就显得弥足珍贵。我倒是有几个这样的哥们儿,都是在安徽老家的初高中同学,然后到上海读书工作,刚来上海的时候大家都会有各种困难,彼此间互相扶持帮助,关系非常好。以前我们每三个月都会在一起撸串喝酒,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2020年的第一聚拖到5月份。


都是快40岁的人了,自然就会聊到家里的情况,大家都抱怨我们这个年龄段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也不轻松。关于家中“老年人”这个话题很快成为我们这些“准中年男人”讨论的热点。


朋友的困扰:老年人查不出原因的全身疼痛

森哥(阿森纳的球迷)讲到他母亲老是说肩膀痛、腿痛、腰痛,一会儿轻一会儿重。森哥不得不请假带着母亲去各家医院的骨科,做了各种检查,还有腰部的磁共振和其它部位X线片。


医生都说从检查结果来看不应该会有这些疼痛一般都是开一些止痛药或活血通络的中成药,每次看完一家医院吃了药仍然说这里痛,那里痛。后来森哥母亲发展到腿痛不能走路,森哥的妻子只能辞去工作,全职在家照顾孩子和母亲。幸好森哥的妻子是做平面设计的,可以接一些私活儿晚上空闲的时候来做以补贴一下家用。


说完这些森哥闷了一口酒,扯着头发,可以看得出因为母亲他已经焦头烂额。森哥是家中独子,森哥父亲去世后, 72岁的母亲就从安徽到上海给森哥照顾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4岁),白天老太太带着两个孩子在家,照顾孩子的还要洗衣烧饭,再加上在陌生的城市,可以交心的朋友少,更别谈什么可以消遣的娱乐活动了。





老人头疼


森哥说到这些情况时,朱哥说:“怎么碰到和我一样的事情”。原来朱哥母亲也总是经常出现头晕,天旋地转,头痛,恶心,不想吃饭,还吐了好几次,去了三次神经内科急诊,跑了好几家医院的门诊,头颅磁共振和透露CT也没有查出来什么,开的一些药也没效果。每天朱哥夫妻下班回来母亲就念叨头晕、头痛、恶心。虽然老人烧好晚饭,但是老人自己却不吃,独自到房间里睡觉。每天面对母亲的状况,朱哥夫妻觉得特别困扰却无能为力,只能在“母亲不舒服带去医院”这种恶性循环当中往复。


出于职业的敏感性,我就说这种情况可能是“心理问题”。在场的所有同学都说我是“职业病”又犯了。到底我说的对不对还是来分析一下,两位同学母亲的情况可以罗列出来以下共同点:


  1. 都存在明显身体不适:森哥母亲肩膀痛、腿痛、腰痛。朱哥母亲头晕、眩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差;
  2. 定位和性质不明确:属于医学上所说的“游走”症状,疼痛的部位不明确。比如森哥母亲一会儿说腿痛,一会儿腰痛,还有其它部位疼痛。朱哥母亲一会儿左侧头痛,一会儿右侧头痛,一会儿整个头都痛。
  3. 反复医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两位母亲都因身体不适多次到医院,医生通过各类检查没发现什么大问题,检查客观结果和实际身体不适不太符合,治疗之后依然效果不好。
  4. 存在抑郁焦虑情绪:两位母亲都多次求医,多次诊断配药,仍然无法解除病症与心中的疑虑,反而更抑郁焦虑,森哥母亲甚至需要妻子辞职在家照顾。朱哥母亲也出现频繁地头晕、回避、兴趣减退和疑虑。
精神心理状态影响身体,头痛或是因为焦虑抑郁

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感觉与情绪关系密切比如情绪紧张会导致激素分泌,紧张性头痛往往占头痛患者的七到八成,是生活中的持续应激、焦虑抑郁导致,这可能是两位老母亲查不出毛病却浑身不自在的心理诱因。这也是老年人抑郁焦虑的一个特征,以躯体不适为主要症状。





背痛的男人


两个老人的状况无论是给老人自身还是子女都带来了经济、心理、躯体的严重压力。两位老人前期的检查显示心脏、肝脏、肾脏等躯体状况良好,在我的建议下进行了规范的针对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在治疗两个星期后两位老人再也没有出现过先前的症状,现在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两个家庭又恢复到以往的幸福生活。


两位老人诊断为老年期抑郁症,药物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老年期抑郁症的成因复杂,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 健康问题:疾病和残疾,慢性或重度疼痛,认知能力下降,由于手术或疾病导致的身体形象受损都可能导致抑郁。
  • 孤独:诸如独自生活,由于死亡或搬迁导致的社交圈缩小,由于疾病而导致的行动不便等因素可能会导致抑郁。
  • 目标感降低:退休会带来身份,地位,自信心和财务安全的丧失,增加了患抑郁症的风险,您过去喜欢的活动受到身体上的限制也会影响您的目的感。
  • 恐惧:这些包括对死亡的恐惧,对财务问题,健康问题的焦虑。
  • 最近的丧亲之痛:朋友,家人和宠物的死亡,或者失去配偶或伴侣是老年人抑郁症的常见原因。
老年期抑郁源自心理需求,不要让父母太孤寂

心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理论用来解释抑郁焦虑这类情感障碍,叫做“讨价还价模型”个体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来获得自我长期缺乏又极度渴望的需求。就像雏鸟在妈妈身边时就很少鸣叫获得食物,因为鸣叫会吸引捕食者;而如果雏鸟非常饥饿或生病就会大声鸣叫表示自己的需要,直到妈妈作出反应。





幸福的隔代家庭需要考虑老年人所做出的牺牲


这不是实际情况权衡过利弊成本的决策,而是属于病态的恳求。


同理,本文中的母亲也似乎面临自我需求难以满足的困难处境平时辛苦带娃做家务,加上人在子女打拼的城市很难找到知心朋友造成社交隔离和兴趣减少。内心孤独也没有老伴相陪。这样的处境很容易导致老人抑郁焦虑,而儿女亲人白天上班只有晚上回家,老人又感这循环往复的时光颇为孤寂痛苦,急切希望有人陪在身边或给予她足够的关怀。





快乐家庭新年大团圆


这时,无迹可寻的疾病就成了求助的方式,和子女说自己身体不适就会获得短暂的陪伴和贴心的关怀,处境变得好些自然情绪缓解、症状减轻;但如果子女看到老父母好了降低了关怀,老人的需求、心理预期又会与现实形成反差,又一个“恶性循环”就会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老年人其实是无意识的表达需求,他们不想难为子女,但内心却痛苦无法排解,只能找寻这样相对合适的“抱怨”获取关怀,而焦虑抑郁情绪本身也催化了身体不适感,让老人很容易对自己头晕头痛的疾病感受深信不疑而变得更焦躁,从而形成疑病症状或神经性焦虑症。


那么,面对这些棘手的情况,作为子女的怎么办呢?


(1)主动帮助孤独的老父母建立社交圈子,介绍身边同事朋友的长辈认识认识;


(2)鼓励兴趣爱好,比如订购报纸杂志、教父母学习上网等等;


(3)周末带父母出去玩一玩,从原本的生活状态抽离出来放放松,给予父母更多的关怀体贴;


(4)定期与父母交流日常生活有什么小烦恼小需求,尽量一点点帮忙解决。





图源来自网络




(本文作者:钱时兴 高弈宁 审稿:李霞)



参考文献:


1. Alexopoulos GS.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Lancet 365,1961-1970 (2005).


2. Gallagher D,Kiss A, Lanctot K,Herrmann N.Depression and risk of alzheimer dementia:a longitudinal analysis to determine predictors of increased risk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depression.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6,819-827(2018).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