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在我们的生活中尤为常见,所以我们也必须时刻注意,而当我们得了湿疹之后应该如何做呢?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湿疹的方法!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化裁。龙胆草、甘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通草、车前子、泽泻、当归。


湿象重加:黄柏、萆薢;热盛者加白茅根、生石膏;


瘙痒剧烈者加:苦参、白鲜皮、地肤子、刺蒺藜;


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


出现脓加:银花、连翘;发热,加大青叶。


1. 2 风重于湿证


证候:大多出现在湿疹的急性期,病发时总是以上半身为重,皮损会出现红斑、丘疹为主,水疱不多,渗出少。瘙痒剧烈, 搔抓不止,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祛风清热除湿。


方药:局方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羌活、僵蚕、蝉衣、川芎、藿香、厚朴、陈皮、茯苓、甘草。


红斑明显者加:生地、生石膏、知母、丹皮。


1. 3 热重于湿证


证候:大多会出现在湿疹的急性期,有点儿像丘疹性湿疹。很可能会出现红色小丘疹,芝麻大小,瘙痒极甚,搔破出血,遇热加剧,得凉则舒,心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凉血清热,祛风除湿。



方药:凉血除湿汤加减。生地、丹皮、赤芍、豨莶草、海桐皮、苦参、白鲜皮、地肤子、六一散。


皮损红肿者加:胆草、车前草、马齿苋;


局部有渗出者加:泽泻、冬瓜皮。


1. 4 脾虚湿蕴证


证候:多见于急性、亚急性湿疹,皮损为丘疹、丘疱疹、水疱密集成片,糜烂明显,渗出多,局部皮肤 轻度潮红,瘙痒,纳差,神疲乏力,而且会有腹胀或便溏或着大便不成形等现象。舌质胖有齿痕,苔白滑或腻,脉弦缓。



治法:健脾祛湿。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山栀子、通草、甘草。


糜烂明显,渗出多者,可加马齿苋、冬瓜皮;


瘙痒甚者可加乌梢蛇、刺蒺藜;日久皮损色暗者可加丹参、当归。


滋水过多者,加苦参;纳差,加藿香、佩兰;


腹胀,加大腹皮;湿蕴化热者,加黄芩、连翘。


1. 5 血虚风燥证


证候:主要见于慢性湿疹,病程日久,皮肤肥厚粗糙,鳞屑痂皮多,或苔藓样变,色暗或色素沉着,阵发性瘙痒。舌淡苔白,脉细弦。



治法: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当归、白芍、川芎、白蒺藜、防风、荆芥、紫草、鸡血藤、黄芪、乌梢蛇、生地、何首乌、炙甘草。


瘙痒不能入眠加珍珠母、生牡蛎、夜交藤、酸枣仁;有少量糜烂可加车前子、泽泻;


皮肤粗糙肥厚严重者,加丹参、何首乌。


1. 6 阴伤湿恋证


证候:主要见于慢性湿疹,皮损表现为丘疹散在或集簇,渗水不多而旷日持久,皮肤干燥或有脱屑,瘙痒不休,兼见口渴不思饮,舌红绛少津,苔净或根部稍腻,脉弦细。


治法:滋阴除湿。


方药:滋阴除湿汤。生地、丹参、元参、茯苓、泽泻、蛇床子、白鲜皮。


气虚明显者,加生黄芪;


苔藓样变明显者,加桃仁、红花;


伴胁肋胀满,口苦咽干,大便干燥者,加防风,生地、白芍加量。


1. 7 风邪蕴郁,扰乱心神证


证候:主要见于慢性湿疹。皮损表现为丘疹散在或集簇,皮肤干燥或脱屑,瘙痒剧烈,兼见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舌质红苔白,脉弦滑。


治法:重镇搜风止痒。


方药:重镇活血汤。代赭石、生龙牡、珍珠母、石决明、三棱、莪术、丹参、赤芍、乌蛇、银花、连翘、秦艽、漏芦。


皮损肥厚浸润者加夏枯草,并加大三棱、


莪术用量;皮损瘙痒者加白鲜皮、白蒺藜;


大便干结者加酒军。


将湿疹分为7型辨证论治,但临床上往往诸因相间,诸证交杂,治疗上不可拘泥于某一型。


湿疹的病因以内因为主,不外湿、热、风三者。



湿偏盛则渗液、糜烂;热偏盛者则弥漫潮红;风偏盛者则瘙痒难忍。本病急性期当以祛邪为主,后期则要以调理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则湿邪内生,郁而化热,热盛生风,湿疹由生。


以往本病的治疗药物大多苦寒伤胃,又加重本病,脾失健运是其根本病因,健脾利湿是治疗湿疹的根本大法,结合皮损的局部辨证,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2 皮损部位辨证


2. 1 头面上肢湿疹 治疗多以疏风清热利湿为法,但当细辨风、热、湿的轻重。


治疗中常加入引经药:菊花、荆芥、防风、桑枝、片姜黄、鹅不食草。


2. 2 下肢湿疹 治疗多以凉血清热,祛风胜湿为法。


治疗中常加入引经药:苍术、牛膝、木瓜、独活、黄柏。


2. 3 乳房湿疹、耳部湿疹 与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关系密切。


治疗中适当加入“疏肝、清肝”的药物和“清胃、养胃”的药物。


2. 4 手部湿疹


手部角化性或皲裂性湿疹,多由风邪外侵客于皮肤毛孔,滞塞皮肤脉络,郁久化热燥,肌失所养而成燥证,



治疗多以养血活血,润燥祛风为法;


手部水疱、渗出型湿疹,常因脾失健运,湿从内生,充于腠理浸淫于肌肤而发为本病,日久易耗血伤阴,化燥生风。


治疗多以健脾祛湿、养血祛风为法。


2. 5 外阴湿疹


湿热型:外阴肌肤潮红湿烂,瘙痒剧烈,治疗多以清热祛风除湿为法。


干燥型:也多为湿热久蕴,耗血伤阴,血虚风燥所致,但因其病久而复染毒邪,故治疗中多在养血祛风中加杀虫药攻毒为宜。


3 针灸治疗


4. 1 梅花针疗法 对于慢性湿疹皮肤肥厚,苔藓样变者,可用梅花针点叩局部患处皮肤至微微充血,或采用放血疗法,梅花针点叩出小出血点再拔罐。


4. 2 针刺法 取大椎、曲池、三阴交、神门为主穴配血海、足三里等穴,中强度刺激,留针20分钟, 2天1次。用于慢性湿疹。


4. 3 艾灸法 将艾柱放置皮疹四周,每隔1. 5cm放1壮,顺次点燃, 2天1次,有良好的止痒作用。适用于慢性湿疹。


文章参考: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张聪 副教授


广安门中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沈冬 副教授


关注“名医汇”头条号,及时掌握更多疾病知识更新动态。点击“名医汇”下方导航栏,即可享受免费预约挂号以及药品秒杀活动!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