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药价降了“试吃”靶向药?风险太大

  近期不少抗癌药药价降了,药费入医保,不少肿瘤患者会“试吃”一些靶向药,总想着试一试,有效就继续吃,大不了没效就停吃呗。

国家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的抗肿瘤药物专业组组长吴一龙直言,这样乱吃,最大问题是“药不对靶”。

目前,抗肺癌药已经多达11种,当中8种是一定要检测靶点的,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马来酸阿法替尼、奥希替尼、克唑替尼、塞瑞替尼和纳武利尤单抗;只有贝伐珠单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盐酸安罗替尼这三种是不用检测靶点的。

盲目乱吃靶向药,不仅会没疗效,耽误治病,药物乱抑制反而导致巨大破坏作用,“我们在临床见得太多了,乱吃靶向药,导致患者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吴一龙直言“令人痛心”。

海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魏志霞表示:同病不一定同药,靶向治疗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因为靶向药可以识别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只对癌细胞进行精准打击,对人体的副作用较轻。但患者能否适用靶向治疗还得参考两个因素,一是身体耐受度,二是疗效和副作用。通常在靶向治疗之前都会进行严格的靶标监测,对体能状态、脏器功能状态和耐药性进行评估,并对治疗效果和副作用进行全面评估、预估。很多病人和家属只关注疗效,而忽略了副作用,其实疗效和副作用同等重要,因为肿瘤治疗是一场持久战。

基因检测就像是GPS导航,能够帮助医生制定最佳治疗路径。也能让患者经济、快速地获得临床效果。

很多肿瘤患者,尤其是到了晚期,就有“这种不行我就再换一种”的用药心态,其实他们忽略了重要一点,如果该药物没有治疗效果,不仅耽误了有效治疗时间,而且还要承担药物的副反应,这个副作用致使你的身体状态下降,将严重影响后续治疗。魏志霞主任提醒:选择靶向治疗之前建议要做突变基因监测,选择有效的治疗人群。

参考资料

广州日报:吴一龙:“试吃”靶向药?千万别!

责任编辑:

精彩评论展示区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