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响水爆炸记者手记——“无言”的坚守

直冲云霄,飞机进入了平流层。在“3•21”响水特别重大事故的“头七”,我从救援现场启程返京。

透过舷窗,炽烈的阳光直刺双眼,恍惚间,6天5夜的一幕幕萦上心头。

虽然自汶川地震后,我国卫生应急体系有了长足发展,应急演练已成常态,但由于此次爆炸不仅波及范围广,且爆炸核心区位于较偏远的乡镇,瞬间涌来的大批伤员让当地基层本不充裕的医疗资源更显捉襟见肘。

医生们太忙了。对于记者的提问,他们大都摆摆手,匆匆赶往下一位伤员的病榻。虽然采访因此一度不顺,但看着他们干涩的嘴唇、憔悴的面庞、布满血丝的双眼,作为救援现场的见证者,我理解他们的苦衷——忙碌得无暇多言,疲劳得无力答对。

3月22日,响水县中医医院,医生在为伤员清创;同日,响水县人民医院,疲惫的护士们瘫坐在一起

于是,我和同事沈大雷默默地站在一旁,用图片、文字以及视频忠实地记录下所见的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省、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派出专家倾力驰援,救援初期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很快得以缓解。

韩德民院士抽身繁务,赶到现场,亲自为一名危重症伤员取出残留在脖子里的玻璃碴。“离颈动脉,就差几毫米!”韩德民将大拇指和食指并拢说,谈及彼时的伤情,仍心有余悸。当记者想跟他再多聊几句时,他起身挥挥手,只是留下淡淡的一句,“应该的。”

3月23日,韩德民院士在为伤员手术

匆匆赶来,又默默离开。无数像韩德民这样的医疗专家赶赴救援现场,用一份份绵薄之力汇聚成无言大爱。

如果说“白大褂们”是在后方的手术室里与死神竞速,那么,身着“中国卫生”字样的公共卫生人员则为了保障人群健康冲在一线。

3月23日,记者随临床心理医生在做“情绪查房”

3月24日,在距离爆炸点最近的陈家港镇王商村村卫生室,虽然卫生室受损严重,但村医仍在坚守

爆炸发生翌日,江苏省、盐城市以及响水县疾控中心的公共卫生人员就赶到爆炸核心点,开始进行空气监测和环境消杀。天气日渐炎热,正午,疾控人员穿戴厚重的防护用具,背上消毒箱,进行消杀。我试着穿上,十分钟,已是汗流浃背,而这种工作他们要持续数天。

3月25日、26日,记者连续跟随公共卫生人员对爆炸核心地点和周边区域进行采样检测及环境消杀

相比白衣天使,公卫人的付出或许“感知力”不强,但百姓恰恰是在这种“悄无声息”中享受着这份安定。

,令人感动还有那些未在报道中出现,却同样为救援倾尽全力的无名英雄。在响水县唯一的流动采血车,等待无偿献血者排成了长龙,采访结束,已是日薄西山,但人们并未离去。面对此情此景,我忍不住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中国的老百姓,真的是太善良了。”

3月22日下午,记者在响水县唯一的流动采血车采访,无偿献血者排成了长龙,12名纺织女工相约一起来献血

6天5夜的采访,我的另一个深刻感触就是,环境保护,时不我待。

在爆炸点附近的村庄采访时,仍不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而当地人告诉我,爆炸前一直如此。

更让我诧异的是,此次距爆炸点最近的响水县陈家港镇,其本名是“蛏(chēng)架港”。由于毗邻黄海、北依灌河,这里曾盛产海鲜,蛏子尤多。数十年前,在陈家港镇,人们常在港汊边搭上架子,把打捞上来的蛏子晒干,故得名“蛏架港”。

但这样一个曾因海鲜闻名的小镇,伴随拔地而起的化工园区,在带动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却日益变差,鱼虾少了,渔业几乎停滞,遇到静稳天气,空气中就会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年轻人大部分都去县里了,再好些的就去市里打工。”一位当地人说,虽然在镇上工作,但数年前,他就在响水县城买了房,把家安在了那里,自己则每天开车往返,“不想让孩子受罪。”

虽然此次爆炸的原因仍在调查中,但为了当地百姓的健康,未来,破坏环境寻求GDP的老路断不能行。但深入的采访让我深知,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响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健康报记者 张磊

编辑:管仲瑶

审核:曹政

责任编辑:

精彩评论展示区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